养殖场污水池建设规范 养殖场污水处理池标准图集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36. 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

养殖场污水池建设规范 养殖场污水处理池标准图集养殖场污水池建设规范 养殖场污水处理池标准图集


养殖场污水池建设规范 养殖场污水处理池标准图集


养殖场污水池建设规范 养殖场污水处理池标准图集


一.概述

养猪场污水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属高浓度有机污水,而且悬浮物和氨氮含量大。这种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自然水体后,使水中固体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升高,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组成,使水质变坏。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将通过水体或通过水生动植物进行扩散传播,危害人畜健康。为了做到经济效益、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者有机结合,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对其污水 进行有效的治理。

针对以上污水特点,污水宝提出本处理方案。

二.进出水水质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法可简单地归纳为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处理法,即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新的微生物细胞以及简单形式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养猪场废水的主要特征是: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细菌,因含有大量动物的屎尿而使NH3-N浓度很高。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固态、溶解态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使废水表现出很高的BOD5、CODcr 、SS和色度等,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好,此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废水中的固体残渣主要为有机物质,如不进行有效固液分离,就会给后续处理带来困难,增加处理负荷,影响处理效果。因此在工艺上必须强化预处理。采用物理方法作为强化预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是降低有机物负荷最有效方法,物理方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不受负荷、水质、温度等其它条件影响,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国内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对于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生化处理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处理技术,包括厌氧、好氧技术和稳定塘等。对于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单独的厌氧处理一般不能够达到处理要求,单独的好氧处理运行费用高,厌氧—好氧串联工艺结合了厌氧处理工艺和好氧处理工艺的优点而避免了各自的缺点,厌氧处理工艺能耗低、污泥产量低,负荷高,但出水不达标;好氧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但需能耗,污泥产量较高。因此厌氧—好氧串联工艺在能耗、投资、处理成本和治理效果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我们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及种猪场具体条件,结合多项工程的成功经验,本着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作管理方便的原则,确定了UASB厌氧—改良SBR—消毒—兼性塘处理工艺。

初沉池、调节池、UASB厌氧池、改良SBR池、二沉池所排污泥进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污泥干化床,干化后干泥饼外运,因污泥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经堆肥无菌处理后,亦可作为农肥出售。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调节池提升泵安装液位控制装置,提升泵根据调节池内水位自动启动与停机,从而不仅减轻作强度,而且起到了保护水泵的作用。

五、工艺技术特点

本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强化预处理:废水预处理是处理系统的关键之一,如不能及时、有效清理固体悬浮物,就会给后续处理带来困难,增加处理负荷,影响处理效果。因此在工艺上必须强化预处理,设计中采用滤网为100目机械筛滤机,以去除100目以上的固体颗粒物,便CODcr、BOD5浓度大大降低,渣水分离后小于100目的悬浮物在初沉池进一步沉淀处理,再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通过沉淀处理后废水CODcr、BOD5又可很大程度降低,这样通过强化预处理,不仅可大大降低CODcr、BOD5浓度,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还能防止固体物质对设备造成堵塞。

(2)采用先进的厌氧生物净化技术:厌氧池采用UASB厌氧结构,它既函括于复合式厌氧反应装置的生化功能。复合式厌氧反应装置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开发的新技术,其反应装置上部为填料,下部为悬浮污泥床,具有容积负荷高、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受气温变化影响小,所采用填料表面积大,无堵塞现象,所生成性能优良的颗粒污泥净化效果好,CODcr 、BOD5净化效率可达到 80—90%,复合式厌氧反应装置内设垂直水流方向的多块挡板以维 持反应器内较高的污泥浓度。挡板把反应器分成若干上向流室和下向流室,上向流室比较宽,便于污泥的聚集,下向流室比较窄,两室之间设导流板,便于将水送至上向流室,使泥水充分混合。因而复合式厌氧装置是厌氧中容积利用率的,即投资最省的一种形式。同时,因使用了三相分离器,废水中固液汽得以有效分离。

(3)采用成熟可靠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本方案采用的改良型“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作为后续好氧工艺,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是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普遍采用的好氧处理工艺,是一种简易、高效、低能耗的废水生化处理法。具有如下优点:A、工艺简单,剩余污泥处置麻烦少,节约投资。B、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C、反应过程基质浓度梯度大,反应推动力大,效率高。D、耐有机负荷和毒物负荷冲击,运行方式灵活,由于是静止沉淀,因此出水效果好。E、厌(缺)氧和好氧过程交替发生、泥龄短、活性高,有很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基于该方法的上述优越性,使该法在国内外的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它实际是活性污泥法的演变和延伸,但运行较之更为灵活、稳定和高效。

(4)系统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本方案加强了预处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理及厌氧处理效果,使污染在需能耗的好氧处理之前大大去除,从而减少好氧生化处理负荷,同时节省能耗。

养殖污水如何处理?有哪些设备

37. 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主要废水】一般规模养殖场要考虑的废水主要为:猪的粪便水、猪圈冲洗废水、职工生活污水和初期降雨雨水。其中粪便水和冲洗水占主要部分。【废水量估算】根据《禽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对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废水排放量以及同类养殖场的考察情况,确定每百头成年猪每天产生废水2.5t,你这边有两千头,预计每天产生的废水50t。【污水处理方案】选用“沼气发酵池+SBR处理+灌溉果园、蔬菜地”【SBR生化处理工艺介绍】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的简称。它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被引起广泛重视和日趋推广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SBR工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作过程包括由①进水期;②反应期;③沉淀期;④排水排泥期;⑤闲置期构成的运行周期。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及运行状态都可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及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掌握。其主要特点有:1、占地小:由于SBR反应器结合了空间上完全混合和时间上的完全推流,因而其生化反应速度高,从而使为获得同样的处理效率SBR法的反应池体积明显小于传统连续式生化反应池体积。2、出水水质好:反应器内缺氧好氧并存、反应器中底物浓度较大、泥龄短、比增长速率大,SBR法能够有效地控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从而使静止沉淀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高。3、耐冲击负荷能力高:间歇进水、排放以及每次进水只占反应器的2/3右,其稀释作用提高了工艺对进水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进水结束后,原水与反应器隔离,进水水质水量变化不再影响反应器,因此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高。4、运行管理简单:SBR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占地省,造价低,设备运行管理费用低。运行方式灵活,可生成多种工艺路线。同一反应器仅通过改变运行工艺参数就可以处理不同性质的废水。

养殖场W2=1.2(aNαT(1-b)k)/((1-c)1000)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有好几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主要是看采用什么处理工艺,这就要看您要处理的水量,排放标准,预算等等,上次我有个朋友在春雷一体化设备商城上去找的,你也可以去看看。

有没有环评?是怎样要求的?现有处理方式是什么?水量多大?出水达到什么标准?废水来源什么?各种问题都会影响方案、工艺、设备、价格

养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4. 化学合成类制工业水污染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是?

污水在化粪池内的停留时间t,以及实际使用卫生器具的猪的头数与设计总人数的百分比α。

1、物理处理方法

化粪池的有效容积(W)由污水容积(W1)和污泥容积(W2)组成.

物理方法处理污水的效果其实本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是对于小面积养殖的伙伴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它主要是通过粪池以及过滤网等能够用于过滤或沉淀污水并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出来的一种处理方法,它的缺陷就是还有残留下很多的污染物,需要后期进一步作出处理,否则是不达标的。

2、化学处理方法

3、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是最环保、最并且成本的一种方式,它其实就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分解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虽然说污水中原本就含有微生物,但是由于经过污染之后他们的活性已经基本消失,所以我们需要引进微生物。

它的一个缺点就是净化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需要购买促进微生物活动的活性剂和营养液,这样可以加快他们分解的速度。

4、其他处理方法

养殖场污水的处理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活性污泥处理法、生物过滤法、生物分层法、普通过滤法、普通凝结法以及养沟法等,这些处理的方式在很多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利用的。

畜禽养殖场应配套建设什么粪污处理设施

41. 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一控”,即改进节水设备,控制用水量,压减污水产生量。“两分”,即改造建设雨污分流、暗沟布设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实现雨污分离;改变水冲粪、水泡粪等湿法清粪工艺,推行干法清粪工艺,实现干湿分离;“三防”,即配套设施符合防渗、防雨、防溢流要求;“两配套”,即养殖场配套建设储粪场和污水储存池,“一基本”,即粪污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三.处理工艺的选择

养殖业立项条件

4、粪便池建设

法律分析:1、选址和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2、畜(禽)舍的设计和建筑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采光、污物和通风、污水排放设施齐全,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

3、有专职防治人员以及专业的消毒、隔离、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

4、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之后,再申请《营业执照》;

5、如果是种羊场,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法律依1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据:《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

第二条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指在畜禽粪污处理过程中,通过生产沼气、堆肥、沤肥、沼肥、肥水、商品有机肥、垫料、基质等方式进行合理利用。

第三条 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对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利用各环节进行全程管理,提高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设施装备配套率。

第四条 畜禽规模养殖场应根据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

第五条 畜禽规模养殖场宜采用干清粪工艺。采用水泡粪工艺的,要控制用水量,减少粪污产生总量。鼓励水冲粪工艺改造为干清粪或水泡粪。不同畜种不同清粪工艺允许排水量按照GB 18596 执行。

第六条 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及时对粪污进行收集、贮存,粪污暂存池(场)应满足防渗、防雨、防溢流等要求。

固体粪便暂存池(场)的设计按照GB/T 27622执行。污水暂存池的设计按照GB/T 26624执行。

第七条 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建设雨污分离设施,污水宜采用暗沟或管道输送。

第八条 规模养殖场干清粪或固液分离后的固体粪便可采用堆肥、沤肥、生产垫料等方式进行处理利用。固体粪便堆肥(生产垫料)宜采用条垛式、槽式、发酵仓、强制通风静态垛等好氧工艺,或其他适用技术,同时配套必要的混合、输送、搅拌、供氧等设施设备。猪场堆肥设施发酵容积不小于0.002 m3×发酵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其它畜禽按GB18596 折算成猪的存栏量计算。

处理畜牧养殖的污水要用什么设备?

2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最主要的是降低污水有机物,先用养殖氨蛋酶实验,看处理效果 ,再决定设计与普通污水设备。养殖氨蛋酶预处理后 一般可以进大地生态处理,同时消除臭味 氨味 ,分解了大部分有机物,处理不的 ,上点污水处理小设备。

我们参考国内比较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认为要做好本项目的污水处理工程,必须体现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效益性和环境上的生态性,同时要考虑较低的运行成本,避免建成后因为运行费用过高而导致养殖成本提高,降低养猪场的整体效益。

不同的地区要求不一样,现在一般要求土地手续(租赁证明或自有土地证明)、符合环保要求,(如不可以在人口聚集地养殖、离公路等运输线的要求)、符合动物养殖防疫要求。

畜禽场污水贮存池体积如何确定?

大力推行标准化清洁生产,全面推行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即“一控两分三防两配套一基本”建设。

畜禽养殖场污水主要来自于畜禽圈舍冲洗水、未清理出的粪尿以及管理区生活废水等,在设计污水贮存池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当地降水42.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影响以及预留不可预见体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V污水贮存=V污水+V降水+V预留式中:

V污水——养殖场污水体积,单位为米3(m3);

V降水——降水量体积,单位为米3(m3);

V预留——预留安全体积,单位为米3(m3)。

污水体积:采用水冲粪工艺的养殖场污水体积可以参考猪、鸡、牛每百头存栏每日3.0、0.1和25米3;干清粪工艺的养殖场污水体积可以参考猪、鸡、牛每百头存栏每日1.5、0.06和19米3。

降水体积:以当地25年当地日降水量和平均持续时间进行计算。

预留体积:高度通常预留0.9米,按贮存池设计的长和宽进行计算。

污水处理池设计方案有什么规范和依据

根据养猪场的清粪方式,结合污水宝以往的养殖污水处理经验,得到养猪厂水的进水水质。

太多了。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4.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废水首先经过筛滤池预处理,筛滤池分二格,分别安装筛滤装置,筛滤装置采用100目不锈钢丝网过滤,可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固体物质,从而减少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同时靠出口一端池底设砂滤装置,在池交替使用时滤干积水。筛滤滤出的固体残渣每天人工清理外运与粪渣一起处理。筛滤池出水经提升泵进初沉池,初沉池分四格,废水在初沉池内进一步分离出细小颗粒(如粪便、饲料等)。在初沉池进口投加石灰乳溶液,一方面,投加石灰改善废水的沉降功能,使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絮体,使微小颗粒能共同沉淀下来,在初沉池得到分离;因废水排放量有波动性,为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连续稳定运行,废水经初沉池后进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池的水缓慢地连续均匀加入处理系统,减少对系统的冲击负荷。 调节池出水经提升泵进入UASB高效厌氧池、改良SBR池二级处理工艺,UASB高效氧池内,废水中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质在厌氧菌的作用下首先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部分降解成CH4等物质,厌氧池出水自流进改良SBR池进行生物氧化。改良SBR池在运行方面兼曝气、沉淀一体,其工艺过程分五个阶段,即进水阶段、反应阶段、沉淀阶段、排水阶段、待机阶段,在处理效 果方面集中了好氧氧化与消化—反消化功能,可同时去除废水中COD及NH3—N。为加强SBR池消化—反消化功能,在池内安装潜水搅拌器,在SBR池静置阶段开启搅拌机,从而更利于消化—反消化反应的进行。改良SBR池出水中含有微生物及病菌,为使出水中有害菌和微生物达到标准要求,在改良SBR池后设接触消毒池,采用发生器对改良SBR池出水进行消毒,杀灭废水中的有毒有害菌和微生物。接触池出水进入现有兼性塘进一步净化。考的规范和标准:

1. 杂环类农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 发酵类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5. 提取类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 中类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 混装制剂类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10.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 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1993)

14.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189-2002)

1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3.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3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 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8. 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