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史上最复杂的化学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初中化学方程式常用配平方法有哪些
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史上最复杂的化学式
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史上最复杂的化学式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下面1. 正比例函数是我整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初中化学方程式常用的配平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
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化学方程式还有什么配平方法
电子得失法
具体步骤: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具体步骤
1.设NH3的系数为1,1NH3+O2——NO+H2O。
2.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
3.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初中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初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奇偶配平法、归一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等等,接下来分享初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方法。
待定系数法
原理是:化学反应前后“二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对于比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可采用此法,做法是先在各化学式前加上字母计量数,再根据守恒列出等量关系即方程组,解方程得到解。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奇偶配平法
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归一法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并求出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止。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合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领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有哪些?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
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
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电子得失法
具体步骤: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初中化学复杂化学式怎么配平
☆ 内容提要☆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 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1NH3+5/2O2——NO+3/2 H2O
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数相乘 2NH3+5O2——2NO+3H2O
CH4O + O2=======CO2 + H2O
方法一:观察法由H元素守恒可知CH4O 与 H2O系数是两倍关系
再由氧元素守恒可知CH4O H2O应该都是偶数5. 世界上最长的10部电影
故先配CH4O为2 H2O是4 CO2是2 配O2是3
方法二:归一法
设定复杂的一个化学式系数为一,此题设定CH4O 系(4)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左右两边各原子的个数相等。数是一,配平其他的
结果发现氧气系数不为整数,分别乘以最小公倍数2
得2CH4O + 3 O2=======2CO2 + 4 H2O
方法三:待定系数法也称法
设其系数分别为a,b, c, d
有碳元素守恒有a=c
由氢元素守恒有4a=2d
由氧元素守恒有a+2b=2c+d
解方程组得最小整数a=2 b=3 c=2 d=4
2CH4O+3O2=2CO2+4H2O
急求初二化学分子式(较复杂的)和化学方程式。。
二、函数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⑵图象:直线过点(0,b)—与y轴的交点和(-b/k,0)—与x轴的交点。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3.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4.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
1.表示方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2.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原则:⑴使代数式有意义;⑵使实际问题有
意义。
3.画函数图象: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三、特殊函数
⑴定义:y=kx(k≠0) 或y/x=k。
⑵图象:直线(过原点)
⑶性质:①k>0,…②k<0,…
2. 一次函数
⑴定义:y=kx+b(k≠0)
⑶性质:①k>0,…②k<0,…
⑷图象的归类记忆四种情况:
沉淀的物质: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微溶于水:氢氧化钙
酸: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脱水性;具有氧化性,可是蛋白质变性
碱:具有强氧化性
关于化学
最简单的就是待定系数法,就是麻烦一点。一、观察法
有些简单、直观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即可直接判断出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例如配平:,观察式子两边,右边各原子数目是左边各原子数目的两倍,在前配上计量数2就可,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也可用观察法配平,例如配平:,观察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可发现每个失去3个氧原子变成了Fe,每个CO得到一个氧原子变成,要将失去的3个氧原子全部得到,就需3个CO分子,因此,可先在CO前配上3,然后依次在前配上3,在Fe前配上2,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最小公倍数法
(1)确定配平对象。选定式子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较大(若相的原子个数相等,则选原子个数较多者)的元素的原子作为配平对象;
(2)计算选定原子的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用最小公倍数除以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得到的数值即为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依次配平其他原子的个数。
(4)认真检查,确保左右两边的各种原子个数相等。
2.
方法应用最小公倍数法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1)由于反应前后氯原子个数较多,因此以氯原子为配平对象。
(2)计算出和中氯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为6。
(3)用最小公倍6除以中氯原子的个数2,即得前的化学计量数为3,同理可得前的化学计量数2,即:,,用观察法配上Fe的化学计量数2。
三、奇数1.配偶数法
(1)选:选定式子两边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对象(若有几种元素在式子两边同时出现奇偶数时,将出现次数较多的那种元素作为配平对象)。
(2)定:从含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在其化学式前配上计量数2,使其变为偶数。
(3)配:由已推出的化学计量数依次配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各原子的个数相等。
2.
方法应用
用奇数配偶数法配平:
(2)在右边的化学式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将右边氧原子数目变为偶数,即:。
(3)通过观察,依次在前配上计量数1(1应省略不写);在前配上计量数2,在前配上计量数3,即完成了配平。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设“1”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最复杂的化学式,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为1。
(2)根据原子个数守恒确定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为分数)。
(3)用式子两边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同时乘以该分数的分母,使各化学计量数变成最简整数比。
2.
方法应用
用设“1”法配平: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最复杂,将其化学计量数设为“1”。
(2)通过观察,依次在前配上计量数2,在前配上计量数4,在前配上计量数11/2,即:。
(3)将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同乘以2,去掉前计量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即配平了。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式子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各化学计量数是否为最简整数比。
五、待定系数法
化学计量数分别设a.b.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几个方程,令其中的一个为1,解就ok了,分数要化成整数哦,再分别代入就行了
总之,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我们应灵活使用这些方法。
物理:颜色。气味。密度。形状。大小。
化学:氧化性。还原性。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溶解度、密度、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
如:银白色、固体、无气味、熔点较低、密度比水小、导电、导热、硬度小、不挥发、有金属光泽
化学性质:氧气的氧化性、氢气的还原性、盐酸的酸性、NaOH的碱性、金属性、非金属性、氯水的漂白性、浓硫酸的脱水性、有机物的可燃性、爆炸反应
如:与水反应、与氢气反应、与白磷反应、与钠反应、与铁反应、与铜反应、与碱反应、与氯化亚铁反应、与溴化钠反应、与甲烷反应等等
很多很多~~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世界上最长的化学方程式介绍
世界上最长的化学方程式为合成蛋白方程式,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最长的化学方程式,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上最长的化?奇偶配平法学方程式:合成蛋白方程式
世界上最长的化学方程式是合成蛋白方程式AG1289H2051N343O375S8。这个方程式如果用拉丁文字书写的话,要用1,3个字母。
合成蛋白方(1)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氧元素的出现次数最多,且氧原子数目左边为偶数个,右边为奇数个,则选定氧元素为配平对象。程式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依据。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三大守恒定律,即: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物料守恒定律。
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合成蛋白1CH4O + 3/2 O2=======1CO2 + 2 H2O方程式的要领技巧
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是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只有生成物才能使用“↑”或“↓”符号,使用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右边。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
反应物若以特殊状态参加反应,例如浓硫酸、熔融氧化铝,过量,少量,一律在相应的反应物后打括号注明状态<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化学式在化学用语系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知识,这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后有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这又是以化学式为基础的,其中如有一个化学式错误,则全式毫无意义,若再以这样的错误化学方程式作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则错得更远,真可谓是“失之毫厘,之千里”。可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直接影响着其他化学用语、其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根据知识系列或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记忆,使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成为有规律可循、以重点物质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联系实验现象记忆
化学方程式枯燥难记,如何使化学用语的学习有声有色、兴趣盎然,可联系实验现象记忆。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产生气体,可真够“呛”。磷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红磷燃烧,可真热闹,浓烟滚滚,亮似“灯泡”。
猜你喜欢:
1. 世界上最长的纪录片和电影
2. 有二十万行长诗世界最长的史诗
3. 世界上十大最长的河流
4. 世界上最长震撼的歌名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样配平
电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设最复杂的为一,肯定都出来
观察法,待定系数法,定一法,列方程求解法
电子守恒
元素配平步骤守恒
牛的直接看看(4)检验式子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
初三化学
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用箭头号“→ ”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2013年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可逆反应的一律用双向箭头表示。选择化学式最复杂的一个,改变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就是类似于系数的],然后再去弄其他的。基本是靠感觉,做多了练习,熟练了自然而然就变简单了。
盐:含有铜离子的盐溶于水为蓝色,含有铁离子的盐溶液为绿色其实我觉得就很简单,就是看他们的元素的物质的量这样配,要是不行后面本方法对于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非常适用。会有奇数的配不平就扩大2倍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