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口算乘法大全 三年级口算乘法100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口算乘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三年级口算乘法大全 三年级口算乘法100道
三年级口算乘法大全 三年级口算乘法100道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复习导入
口算:
6×4=24 8×9=72 9×3=27 7×8=56 6×7=42 9×9=81
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我来问,你来答。
指名同学和老师一起,老师来问,学生来答。
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口算能力。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首先来学习它的口算。
板书课题: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出示教材56页主题图)
问:“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
出示问题:1. 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 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合作交流并回答。
二、学习例1
出示例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一) 指名读题,并问:“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算法:
①每人要20元,现在有3人,就是3个20相加,就是20+20+20=60。
②20×3.20就是2个十,20×3就是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二)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师:1. 结合小棒图,谁明白这种方法了?
解法1:
20+20+20=60
解法2:
2×3=6 20×3=60
2.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种方法,他用到了我们以前学习的哪句口诀?
3. 二三得六的“二”表示什么?得六的“六”表示什么?
4. 谁懂这种方法了?再来说一说60是怎样得到的。
5. 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看下面算式,能发现规律吗?
(三) 掌握规律:出示算式40×3
5×60
300×2
1. 口算这两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算,说说你的想法。
3. 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口算,总结规律,教师归纳
(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整十、整数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学习例2
出示例2: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教师利用课件或教具小棒演示,
师:结合小棒图,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还可以怎样想?
1. 结合小棒图,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这种方法谁读懂了?把12分成了哪两个数?
把12分成了10和2
结合图,请你思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小组合作,指名回答。
先求出3个10是多少,再求出3个2是多少,后再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6。
课件出示:
邮递员叔叔每天送300分报纸,10天一共送多少份报纸?
附:300×10=3000(份)
过年了,妈妈想买草莓当礼物送给亲戚,在超市买了三筐,妈妈买了多少盒草莓呢?
附:15×3=45(盒)
附:
20×8=160(角)160角=16(元)
30×6=180(角)180角=18(元)
18+16=34(元)
师:虽然我们的方法不同,但都用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看来可以用以前的知识帮我们解决一些新问题。那我们就试着做几个题吧,一定要认真哦!
四、课堂练习
附:
2、工人师傅每天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每小时加工零件40个,工人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附:
算法1: 4+3=7(时)40×7=280(个)
算法2: 40×4=160(个)40×3=120(个)160+120=280(个)
3、书法组人数21人,美术组人数是书法组的4倍,美术组有多少人?
附:
21×4=84(人)或4×21=84(人)
五、拓展提升
工人们修公路,每天修80米,修了5天,共修了多少米?这时,再有90米就能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长多少米?
附:
80 ×5=400(米) 400+90=490(米)
课后小结
师:小朋友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其中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它们的口算基础都是表内乘法口诀。
板书
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整十数乘几百几十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整十数乘几百几十数(不进位)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口算题:
5×3 = 10×5=
8×4 = 20×3=
3×4 = 40×2=
提问: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 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1. 左边这组都是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出得数的。
2. 右边这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看看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桌说一说。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2)解决问题。
教师:怎样计算呢?小组讨论口算方法,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预设:
方法一:15+15+15=45
方法二: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三: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分析以上几种方法,讨论各自的特点,并说说你喜欢的方法以及原因。
学生先讨论交流,教师后总结。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4)练习:做一做
11×5= 14×4= 15×6= 23×4=
110×5= 140×4= 150×6= 230×4=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1) 出示例2 第(1)题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桌说一说。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2)解决问题。
教师:怎样计算呢?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预设:
方法一: 口算6×10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即6×9=54 54+6=60。
方法二:6×1=6 6×10=60
(3)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5×10= 9×10= 18×10= 40×10=
(4)出示例2 第(2)题
师: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小组讨论口算方法,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5)指导学生完成42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o 16×4= 24×4= 14×5=
12×20= 11×40= 22×30=
240×4= 140×5= 120×7=
2、完成教材43页练习九第1题。
完成,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43页练习九第3题。
完成,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43页练习九第6题。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解题过程和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
口算乘法
例1 、15×3=45 例2、(1)6×10=60
(1)15+15+15=45 6×1=6 6×10=60。
(2)15 6×5=30 30+30=60
× 3 6×9=54 54+6=60。
———— (2) 12×20=240
45 12×2=24 12×20=240
(3)10×3=30 5×3=15 30+15=45 2×20=40 10×20=200
150×3=450 40+200=24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口算乘法数练习题?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20+20+20=60
乘法算式:________
(2)30+30+30+30=120
乘法算式:________
(3)1000+1000+1000+1000+1000+1000=6000
乘法算式:________
(4)500+500+500+500=2000
乘法算式:________
(5)120+120+120+120=240
乘法算式:________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口算乘法》
比的口算100道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三二得六,……;算式是2×1,2×2,2×3,…….
(2)按乘法口诀表中的列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二一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算式是 1×2,2×2, 3×2,…….
用“小”教学,有如下三种顺序:
去迅雷搜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几年级的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三年级的内容。
知识点:
一、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二、估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如:22×18≈400 或 22×18≈360 或 22×18≈440
三、笔算乘法: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个因数,(表示“多少个一”)得数末尾与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得数末尾与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友情提示: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4、列式计算,必须列综合算式,脱式计算。
5、几个特殊数的乘法(牢记):25×4=100 , 125×8=1000
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 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小学三年级出15道口算乘法,15道加法怎么出
4×2= 30×2= 50×3=
40×2= 300×2= 50×3=
400×2= 300×2= 100×7=
200×3= 80×5= 900×7=
400×1= 60×7= 50×5=
(1)332 - 246 =
(2)947 - 236 =
(3)285 + 6 =
(4)166 - 120 =
(5)792 + 192 =
(6)785 + 937 =
(7)460 + 9 =
(8)150 + 144 =
(9)544 - 492 =
(10)727 + 517 =
(11)274 - 226 =
(12)455 + 695 =
(13)204 - 1 =
(14)224 + 944 =
(15)704 + 736 =
三年级32×58口算乘法怎么算
我们可以把32看成30,58看成60,然后再口算,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因为32≈30,58≈60,
所以32×58≈30×60=1800,做确.
故为:√.
点评:据“四舍五入”法可把算式中的因数尽量取接近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即可.
先用58+2=60,再用32×60,减二
三年级口算乘法算理是什么
1、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相同加数相加等于加数乘以相同加数的个数。
如:29=18,可以看成2个9相加(9+9),也可以看成9个2相加(2+2+2+2+2+2+2+2+2)
2、整十、整百的数乘以一位数,先把整十、整百的数后面的零去掉与另一位数相乘得到一个积,再看因数后面有几个零就在积后面加几个零。
如:207=140,先将20看成2与7相乘得到积14,在14后面加一个0就得到140。
扩展资料:
小学乘法规律
1、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表达式:ab = ba
2、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表达式:abc = 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表达式:(a + b) c= ac + bc(a - b)c= ac -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