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尺多少厘米_在唐朝一尺是多少

古代的一尺是多高?

古代的一尺比现代的短,约为23-24厘米,所谓的七尺男儿也就是一米六多,一米七不到而已。

古代的一尺是多高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尺合今30.7cm。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唐朝一尺多少厘米_在唐朝一尺是多少唐朝一尺多少厘米_在唐朝一尺是多少


唐朝一尺多少厘米_在唐朝一尺是多少


尺是我国古代沿用下来的,常用计量单位之一。尺跟现在人们常用的米和厘米的换算是,1米等于3尺,1尺等于33.33cm。1尺8等于多少cm时,可以用1.833.33=59.99cm的换算方式,得出1尺8等于59.99cm的换算结果。

古代一尺是多少

十六国

尺,一种古代计量常用度制单位,其代表的长度,不断地被改动,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求。而现在随着计量单位越来越多,很多计量单位我们都很少使用了。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古代一尺是多少吧。

古代不同时期一尺表示多少均不同

商代,一尺是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是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或23.75cm;

三国,一尺是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是30.9cm;

隋代,一尺是29.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6cm;

宋元时,一尺是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是31.1cm。

尺和厘米单位的换算:

商,1尺=10寸,1寸=10分;

战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24.2,1寸=2.42,1分=

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北朝,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汉朝时期的一尺是现在多少厘米?

三国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我们知道现在的长但是古代却不是这个标准,各个朝代也都不一样: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度1米等于3尺,所以一尺约33.3厘米,而汉朝时期所用的长度单位实际尺寸和唐代,一尺合今30.7cm ;我们现在的尺寸是有所不同的,那个时期所说的一尺不多等于我们现在的21.35厘米到23.75立间

古时候一尺是多少??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度量衡制,是有较大别的。古代的“尺”的长度和现代的“尺”的长度并不完全相同寸,长度单位,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异。:秦汉时期,一市尺约合现代的27.65厘米,后汉魏晋时期,一市尺约合现代的23~24厘米;唐代的一尺约等于现代的31.1厘米;宋代的一尺则约等于30.72厘米。

南朝,一尺约25.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唐代,一尺合今3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一尺等于24.12厘米,隋唐一尺等于26.7厘米,而宋元一尺等于30.72厘米,明清大概一尺等于30.2厘米。现代十尺为一丈现代一丈约3.3米,就是三尺=1米,一丈有的近似等于三米。

长度单位换算,原单位是尺,目标单位是厘米,进制是33.3333333333,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j5Rp'7

计算1秦时,一尺约23.1cm ;尺等于多少厘米:

$1 times 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

1尺等于33.3333333333厘米。

古代的一尺和现在的一尺分别是多少厘米

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历代度量衡简表 朝代 历代长度比较简表 (当时一尺合今公制厘米) 历代容量比较简表 (当时一升合今公北魏,一尺合今30.9cm ;制公升) 历代重量比较简表 (当时一斤合今公制克) 秦 27.65 0.3425 258.24 西汉 27.65 0.3425 258.24 新莽 23.04 0.1981 222.73 东汉 23.04 0.1981 222.73 东汉 (章帝时溪景造尺) 23.75 魏 24.12 0.2023 222.73 西晋 24.12 0.2023 222.73 西晋末 23.04 0.2023 222.73 东晋 24.45 0.2023 222.73 前赵 24.19 宋、齐、梁、陈 24.51 南齐 0.2972 334.10 梁、陈 0.1981 222.73 梁(民间尺) 24.66 梁(法定新尺) 23 梁(测影用尺) 23.55 北魏 27.81 222.73 北魏 29.51 北魏 东魏 (太和19年颁) 29.97 北魏 西魏 29.51 东魏 北齐 445.46 北魏 北齐 0.3962 北齐 29.97 北周 29.51 1.1522 .56 北周 (“天和”时改用) 26.68 0.2105 北周 (调钟律均田度地用尺) 24.51 北周 (建德六年颁) 24.51 隋 (“开皇”时用) 29.51 0.5944 668.19 隋 (“开皇”时,调钟律用) 24.51 隋 (万宝常造“律吕水尺”) 27.19 隋 (“大业”时用) 0.1981 222.73 唐 31.10 0.5944 596.82 五代 31.10 0.5944 596.82 宋 30.72 0.6641 596.82 元 30.72 0.9488 596.82 明 31.10 1.0737 596.82 清 32.00 1.0355 596.82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记得采纳啊

古代一寸等于多少厘米

1尺= 15.8,1寸= 1.58

古代一寸等于多少厘米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解答如下:

1寸=3.3333333厘米(cm)

1英寸(in)=2.54厘米(cm)

古时候一丈,一尺,一寸分别是多少

各个朝代的尺寸代表长度不尽相同。

夏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周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汉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换成现在长度:关羽身高216.90cm,,张飞192.80cm,刘备168.70cm.

古代的一寸和一丈分别是多长

各个时代的不一样吧,比如秦的和宋的就很多,我找了些资料

夏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周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汉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古代一寸六分是多少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所以说,大约在165---175cm

一寸有多长,古代的

寸cǔn 1.忖。揣度;思量。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 231,1尺= 23.1,1寸=2.31,1分=0.231

秦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10分

1引= 2310,1丈= 231,1尺= 23.1,1寸=2.31, 1分 = 0.231

汉1引=10丈,1丈=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1分 = 0.245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畅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1尺 = 32, 1寸 = 3.2

清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241739...

古代一寸是多高

各个时代的不一样:

夏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周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19.9厘米)

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3厘米)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1厘米)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3.33厘米)

古时一寸二分是多少厘米

不同朝代的尺寸,长度是不一样的。越到后来尺寸的长度越长。比如尺的长度就是一虎口(象形),约十七八厘米。到汉代,一尺约二十三厘米。到清代一尺已经长35厘米。一寸二分是0.12尺。你可以计算出各朝代的长度。

古代的一寸是几厘米

在古代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有人测算周代的尺约为今19厘米,秦代的尺约揣今23厘米,唐代的尺约为今31.35厘米,清代的尺约为今32厘米。

古代的一寸和现在的一寸长度有异吗?

我觉得前面的同志们很搞笑,人家问的是寸,你们答的是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南朝,一尺约25.8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一尺,总是十寸,这是不变的

古代的一寸 一尺 一丈各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厘米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等。

1尺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10寸。

1丈=3.33米,

1尺=3.33分米,

1寸=3.33厘米。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南朝,一尺约25.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古代一尺是多少?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不同时期均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附: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尺 = 15.8, 1寸 = 1.58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明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一尺有多长?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

问题一:一尺,一寸,一丈分别有多长?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等。

秦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1尺=10寸。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丈=3.33米,

1尺=3.33分米,

1寸=3.33厘米。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问题二:一尺到底有多长? 古代一尺等于现代23厘米。所以古代说的七尺南儿一般就是161厘米。与古代人身高很符合。而说身长八尺,就是184

问题三:一尺是多长?一丈有多长? 应该从两方面来看,按现在的标准尺寸,一丈是十尺,所以当然是一丈长了。

在古典中形容战将高大,都说是身高八尺或是身高丈二(相当于现在的1.85米或是2.36米),这个尺寸都是以汉代的尺寸为准的,而且是三国演义中形容的较多,到了隋唐以后就很少这样形容了,因为隋唐以后一尺都大于27厘米,接近于现代了。

问题四:一尺有多长啊? 三尺一米

问题五:一尺是多长? 现在的一尺是33厘米左右

但是和古代的不一样

古人说的身长8尺,7尺男儿的尺是现在的23.4厘米

也就是说7尺男儿,象曹就是1米62左右,而8尺的帅哥象邹忌什么的就是1米86了,但估计古人可能把现在的1米78以上都算做8尺,所以古人平均水平是没有现在的人高的。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近现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

问题六:一尺是多大?多少厘米左右? 市制单位:一市尺约等33.33厘米。

不过,买衣服时,很多都是以英寸标记的,楼主注意呀。

一市尺约等于13.12英寸。

1米(公尺)=3市尺

所以,1尺=0.33333……米=(约)33.33厘米

问题七:一尺是多长? 33.333cm

问题八:古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多长?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海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问题九:宋代的一尺有多长?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一尺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近现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

古代一尺和现代一尺相多少厘米?

秦时,一尺约23.1cm5MaU

1、古代“尺”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

2、现在4、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人们常用的米和厘米的换算是,1米等于3尺,1尺等于33.33cm。古代的一尺和现在的一尺因为各个朝代规定标准的不一样,会存在几厘米的误。

扩展资料:

1、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据《吕氏春秋.季夏纪.古乐篇》记载,古人按乐律的音频为“黄钟”的乐器长度来确定尺的长度,所以古尺又称乐尺.律尺.黄钟尺。是度量横制定的基1丈=10尺,础。后来,历代尺度因时代不同又各有所异。

2、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参考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