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的用法 诲人不倦的用法错误的是
您好,今天小周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诲人不倦的用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诲人不倦的用法 诲人不倦的用法错误的是
诲人不倦的用法 诲人不倦的用法错误的是
诲人不倦的用法 诲人不倦的用法错误的是
1、诲人不倦 [成语解释]诲:教导。
2、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3、[典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常用程度]常用[感彩]中性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成语结构]补充式[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近义词:谆谆教导 [成语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4、恳切、耐心地教导。
5、[典故出处]毛岸青《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父亲,您生前谆谆教导我们,不要那种脱离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
6、”[近义词]谆谆告诫、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反义词]不教而诛、颐指气使[常用程度]常用[感彩]中性词[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意思是:教人不知道疲倦。
7、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及其《论语·述而》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扩展资料:相关作品介绍:《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8、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9、《论语》,是孔子及再传记录孔子及其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10、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