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遗址 河南遗址社保卡能免费吗
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河南遗址 河南遗址社保卡能免费吗
河南遗址 河南遗址社保卡能免费吗
河南遗址 河南遗址社保卡能免费吗
1南召猿人: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
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 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早的乐器、世界上早的酒、世界上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白马寺在洛阳市东12公里,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一千 九百多年的历史,我国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誉为的"祖庭"和"释源",有"古刹"之称。
传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神,从西而来,飞绕殿庭。于是,派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 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佛像。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洛,翌年建寺,遂以白马为名。
唐代时规模宏伟,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予以重修,大体上奠定今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殿内造像以大雄殿内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 ,二天将、十八罗汉珍贵。此外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天竺高僧墓、焚经台等古迹。
寺中的大佛殿内高悬一口大钟,洛阳八大景这一的“马寺钟声”即由此而来。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这只大钟,钟声会响遍方圆十里,经久不绝。更奇妙的是,由于音律相同,只要钟声一响,远在25华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应声而和。每年元旦零时,都要在这里举行流传上千年的撞钟迎新年活动。
河南省内的商朝遗址有郑州商代遗址、焦作府城遗址、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安阳市殷墟遗址。郑州商代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一带,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东起凤凰台,西至西沙口,面积约25平方千米。
河南省内的商朝遗址
府城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西长约280米,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其中的早商文化遗存为府城遗址的重要内容,分布于遗址的中部。
偃师商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古称西亳,是个商代都城,是一处商代早期的遗址,为商汤灭夏后所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殷墟遗址,位于安阳市殷都区殷墟路1号,原称北蒙,是一处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面积约36平方公里。
唐兀公碑坐落杨十八郎南唐兀公祖莹,上刻“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碑文记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是蒙汉两族融合的实证, 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曾建立西夏的项族消亡过程的重要研究资料。
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唐兀公碑作为元代石刻,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一中
记得我的同事二胡,强烈我介绍叶县古迹时,我就有着不一样的预感,感受定会是多如牛毛,但还是让人想不到的,竟然能够多种遗址相互融合,更是丝毫未有缝隙。
今日中原古文化传播介绍的遗址,是前几段文章未介绍完的遗址,现在就汇集一切,综合整理介绍。
黄湾遗址
黄湾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人类在这里较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出土有磨制石器石铲、石斧等,距今约8000年的 历史 。
佛头山遗址
佛头山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刘东华村,在佛头山今称中心岭,主峰在常村镇东南9公里处,因在大观世脑与狼洞山之间得名。上山路上有许静书摩崖石刻:楷书“佛头山”、隶书“许氏茔兆”。
红石寨遗址
红石寨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刘东华村,因主峰多为红石筑寨而得名。南界方城县,东有银洞岭,西临大观世脑,北接小观世脑。山寨在山地上部,呈三角形,南面东部为悬崖,南面西寨墙体、东、北寨墙总长有500余米,宽1—2米,高2—3米。红石寨海拔高度500米。寨墙东南拐角处有一寨门通往山下。
图山遗址
图山遗址又称尖山。距常村镇西偏北6公里。山上有清同治年间汝州儒学教谕邑人许静书摩崖石刻:篆书“图山”,隶书“许静高卧处”,楷书“且坐一览”,五言绝句:中峰一抔土,当此百年期。不生亦不灭,直抵浑沌时。
南图山遗址
南图山遗址距常村镇西偏北5.5公里。山上有许静篆书“南图山”摩崖石刻一处。在马拉庵村附近的山上发现有大量岩画,被大学宋豫秦称为“天书王”,是平顶山迄今发现的早古文化岩画群,形成于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以上。
我们总在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或许这就是保护与发扬古遗址的意义所在,只有把握 历史 遗漏的古迹,才能更好地借古发今,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传承中原文明,书写中原故事,中原古文化传播关注河南古文化,编写整理河南各市、县、村古文化 历史 ,如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据郑州11月28日电 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沟……近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仰韶村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仰韶晚期大型房屋基址和人工壕沟,这是一百多年来该遗址首次发现大型房屋建筑,对研究仰韶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仰韶村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介绍,此次发掘的大型房屋基址位于遗址南部,该房屋是一座地面式、夯土墙基的大型建筑,平面形状呈方形或长方形,推测面积在130平方米以上,从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初步判断为仰韶文化晚期。
“这是仰韶村遗址自1921年发掘以来首次发现大型房屋建筑,为研究仰韶遗址及豫西地区仰韶文化时期房屋建筑的类别、形制、技术等提供了新支撑。”李世伟说。
此外,遗址中部还发现4条大型人工壕沟,年代属仰韶文化晚期。此次考古发掘还揭露出同时期的“混凝土”地面、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重要房屋建筑遗存,出土了大批文化遗物,包括玉环、玉璜及象征军事王权的玉钺等高等级遗物。
“系列新发现深化了对仰韶村遗址文化内涵、聚落布局、聚落形态发展演变的认识,大型房屋建筑、‘混凝土’地坪、大型壕沟的出现,说明仰韶时期聚落人口多,发展繁盛且等级较高,具有完备的防御设施,这对研究黄河流域史前的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李世伟说。
仰韶村坐落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一块黄土台地上。1921年10月,仰韶村遗址的次正式考古发掘,标志着现古学的诞生,也证实了史前时期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重要发现被命名为“仰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