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是谁说的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是谁写的?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只要有志气,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是刘秀赞扬耿弈时所说的,出自南朝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耿弇传》。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是谁说的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是谁说的名言)
释义
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打败了敌人。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这副有名的对联是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扩展资料
有志者是指那些有远大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的强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就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有别人所没有的志向。古往今来,有志者成功的例子很多。越王勾践曾沦为亡国奴,但是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立志为为个人打个翻身,最终反败为胜。
在小的时候看到了破烂不堪、深受侵略的事实,就发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最终担当起革命的重任。相反有的人却因为没有志向而失败了。他们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没有了方向舵,没有了灯塔的指引,随波逐流,最终将被波浪吞噬。
如有天赋的仲永,小时候聪明惹人注目,但是没有自己的志向,不思进取,最终落得个“江浪才尽”的下场。后唐李后主当上国君却无治国之志,整天沉迷于声色之中,已经被奸人所夺也没有察觉,最终沦为亡国奴。古来英雄皆为胸怀大志之人,有改变命运或局势的大才。
参考资料来源: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范晔的《后汉书》。
出处:南朝《后汉书·耿弇(yǎn)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扩展资料一、典故:
东汉时,耿龠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后来,耿龠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
终于把敌人打得大败。汉光武帝表扬了耿龠。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
当初还觉得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汉光武帝讲的“有志者事竟成”一句,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
复句式;作状语;含褒义。
三、相关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参考资料来源: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
1、蒲松龄撰的《自勉联》。
附原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后汉书·耿弇传》
附原文:
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东汉时,耿龠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后来,耿龠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
终于耿龠大败敌人。汉光武帝表扬了耿龠。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后汉书·耿弇传》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范晔曾曾说过,有志者成竞成,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道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功而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让我们的人生只能自己奋斗
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
15粒就更好了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
“汉光武帝讲的“有志者事竟成也”一句,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什么?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竟:终于),形容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大败张步。几天后,刘出处秀来到临淄,慰劳。
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有志者事竟成例句:
1、有志者事竟成是心中磨灭的路。
2、“有志者事竟成”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颠扑不破的。
3、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4、吴君成功的事迹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5、有志者事竟成,这位自学青年,依靠勤奋努力,终于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6、再多的困难也不怕,有志者事竟成。
7、她成功的事迹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者事竟成下一句是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有志向的——蒲松龄撰 自勉联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全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9、"有志者事竟成"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颠扑不破的。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个有志者,一个苦心人。
赏析
这副联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解释
9、也许,俗语本性难移有可信之处。但是也有另俗话叫有志者事竟成。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
者事出处:《后汉书·耿_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释义:将军以前在南阳的时候,就提出了这项重大的计策,我曾经以为这事无人理解而难以实现,如今看来,有志向的人终究是会成功的,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有志者事竟成”的典故由来
东汉时,耿_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后来,耿_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
终于耿_打败敌人。汉光武帝表扬了耿_。志:志向;者:人;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汉光武帝讲的"有志者事竟成也"一句,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有志者事竟成】;
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出自《后汉书·耿弇由于"有志者事竟成"取义很好,道出了人生的真理,教人要有志向,要持之以恒,故今人引用这一名句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取名为"志成",寄予美好的希冀。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位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张步,战斗非常激烈,突然,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终于耿弇打败敌人,汉光武帝表扬了耿弇,并且感激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太大,担心难以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够成功的,后来【有志者事竟成】就从这里演变而来;
一般可以用作状语10、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有志者事竟成。,它的近义词有【有志竟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这个成语来造句呢?有志者事竟成,所以遇到再多的困难都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好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上就是本期关于成语【有志者事竟成】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下一句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的。告诉人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挫折中百折不挠才能获得成功。读音为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出处: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出处译文:将军现在在南阳,了如此精妙的计策,我常常以为这些是很难完成的,有志气的人终究还是会成功的。
建威大将军耿弇(yǎn由于“有志者,事竟成”取义很好,道出了人生的真理,教人要有志向,要持之以恒,故今人引用这一名句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取名为“志成”,寄予美好的希冀,如汪志成。)提出来要去攻打张步,光武帝没有同意。光武帝认为自己的实力毕竟有限,而对方兵强马壮,不能轻举妄动。
过了三年,在耿弇的建议下,刘秀终于下定决心讨伐张步。以剧县(在今山东省昌乐县西)为都城的张步,将防线部署在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祝阿(今山东省济南清区东北)一带,并在泰山至钟城(今山东省禹城县东南)一线扎下了数十个营地,相关典故: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不久,住在齐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带)的东莱太守张步等地方豪强纷纷割地拥兵,自立为王。他们互相联盟,不断发展各自的势力,对东汉的政权造成威胁。准备迎击耿弇。
在战斗中,耿弇大腿被流箭射中,血流如注,可是他毫不退缩,拔出佩刀砍断箭杆,又投入到战斗中,大败张步,从此张步的势力便一蹶不振了。
光武帝来到前线慰劳全军将士,他特地把群臣将士召集到一起,夸奖耿弇说:“过去韩信破历下,现在耿将军攻祝阿,功劳相当。从前将军就曾建议平定张步,当时寡人担心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什么
译文【释义】形容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者事而解。
【用法】复句式,在句子中可作状语,含褒义。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_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舍,有志者事竟成也。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有志者事竟成,即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
4、老师今天教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向着目标努力就会成功。
5、有志者事竟成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只有有恒心与毅力,你就是的胜者。
以上内容参考: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
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舍,有志者事竟成也。
读音: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解释:志是志气,志向;竟是终究,终归,终于。有志气的人,所做的事终将会成功。
例句:有志者事竟成,不管做什么,只要你肯下功夫,一定能成功。
近义词:磨杵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有志者事竟成是一种坚定的潇洒。
2、再多的困难也不怕,有志者事竟成。
3、有志者事竟成,这位自学青年,依靠勤奋努力,终于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4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有心者事必果。
5、有志者事竟成,不管做什么,只要你肯下功夫,一定能成功。
6编辑本段、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7、溪水可以磨圆卵石,是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小草可能在石头下面顽强的生长,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坚韧不拔,排除万难。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是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这是一副自勉联,他的出处有三种说法。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种说法是吴恭亨(清)《对联话》记载,此联为抗清名将金声(字正希)所作。
第二种说法是邓文滨(清汉光武帝表扬了耿弇。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汉光武帝讲的“有志者事竟成也”一句,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有志者事竟成。”)《醒睡录》记载,此联为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
第三种说法是蒲松龄在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所作,开始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的赏析
上联是破釜沉舟,说的是项羽率军伐秦,过漳河的时候,命令士兵只留三天的干粮,然后把船沉没,把锅砸碎,以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下联是卧薪尝胆,说的是越国被吴国灭亡,越王勾践睡在柴草上,每天临睡前都要舔一下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亡国之辱。对联中的“百二秦关”指的是秦国的函谷关,函谷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有志者事竟成夫莫开。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
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
8、有志者事竟成,不管做什么,只要你肯下功夫,一定能成功。zhì
shì
jìng
竟成
竟:一定;成:成功。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异常自信的人。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zhì
shì
jìng
竟成
竟:一定;成:成功。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异常自信的人。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zhì
shì
jìng
竟成
竟:一定;成:成功。
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
发音:
zhì
shì
jìng
复句式;作状语;含褒义
释义: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zhě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一个人只要立定志向就能成就大事业
但愿chéng对你有帮助
有志者事竟成是什么意思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yǒu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汉书·耿弇传》,是光武帝刘秀表彰将军耿弇时所言,刘秀用这句话激励耿弇。“有志者事竟成”告诉我们,做人要树立志向,并且朝着目标持之以恒,这样才会离成功更近。
有志者事竟成的原文
光武帝来到临淄,亲劳,群臣都在此处。光武帝对耿弇说:“过去韩信击破历下而开创汉朝的基业,而今将军你攻克祝阿而由此发迹。这两个地方都是齐国的西部地界,因此你的功劳是足以和韩信相比的。
然而韩信袭击的是已经降服的对手,而将军你却是战胜强劲的敌人,取得的功劳要比韩信困难。另外,当初田横烹杀了郦食其,到田横投降的时候,高帝下诏给卫尉郦商,不允许他与田横为仇。张步以前也杀了伏隆,如果张步来归降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听命,我也要诏告大司徒伏湛,解除他和张步的冤仇,这两件事又更加相似。将军你以前在南阳的时候,就提出这项重大的计策,我曾经以为这事没有人理解难以实现,如今看来,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